有机肥生产线知识

有机肥生产解决粪污处理


  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排泄物导致的污染,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赤溪镇的沛民生猪养殖场,采用了“干清粪”工艺和农牧结合的生态生产模式,使生猪的排泄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干湿分离出来的猪粪变身有机肥,变废为宝,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眼下正是高温酷暑天气,走进沛民生猪养殖场,记者发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粪臭熏鼻。不同阶段的猪在猪舍内或站或躺,整个猪舍通风透气,过道干净整洁。养殖场负责人王支沛告诉记者,他原先的养猪场因为离住宅区太近而被拆除,三年前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目前猪场内有2000余头存栏猪。据王支沛介绍,该养殖场采用了“干清粪”工艺,按照“干湿分离”原则对猪的排泄物进行处理。猪场工作人员每天先将猪粪清扫出去,再用水清洗猪舍,保证猪舍地面干净整洁。“猪场最明显的变化是冲洗的水用少了,大概减少了一半,猪场也没以前臭了。”王支沛说。

  沛民生猪养殖场还配套建设了粪便堆放场、厌氧池和沼气池,回收的粪便堆积发酵后可作为有机肥供附近的农户用于中草药和果树的浇灌;冲洗产生的污水经管道或暗沟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充分发酵后排入消纳耕地。王支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雇用劳动力清扫猪舍每月工资4000元,附近农户过来挑干清粪每月分担工人一半的工资,一年下来发酵处理过的猪粪产生的利润有2万多元,可减轻自己的劳动力成本。

  记者从县畜牧局得到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县生猪存栏数量为8.5万头,猪、牛、羊、鸡、鸭等畜禽年排污量约为16万吨,废水日排放量为6000吨。“这16万吨畜禽排泄物如果处理不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处理消化的好,就能变废为宝,变为16万吨的有机肥。”县畜牧局局长廖礼芬说。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县里开始大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在全县七大饮用水源上游为重点的畜禽禁养区和82条主干河道两侧50米内,以及污染严重的区域,数百家畜禽养殖场被全面拆除、关停或搬迁;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始生态化治理,2014年有28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完成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提升。

  “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提升,能够实现污染零排放,畜禽排泄物不会对水体和环境产生污染,又能得到很好的有机肥,实现了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廖礼芬大大肯定了农牧结合生态生产方式。而养猪环境日益变好的沛民生猪养殖场正是全县大力开展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提升的典型示范。

  据悉,今年1至5月份,全县有82家年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已完成设施修复改造提升或拆除关停,建设标准化水禽场3个;新增农牧结合配套消纳地2.23万亩,新增沼液利用量2.13万吨,全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52.2吨,农药减量14.84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有机肥生产解决粪污处理”相关内容资讯。

欢迎拨打我们的免费热线:17752599117,或点击在线咨询汇恩生物公司客服。

相关文章